改革宗教會的由來

  • 馬丁路德燃起宗教改革之火

基督教歷史中最為轟轟烈烈的事件,即「宗教改革」(Reformation),乃是在主後1517年十月卅一日,由一名奥古斯丁修道院的修士在德國威登堡教堂的門釘上「九十五條」、反對贖罪券的販售之後,如野火一般在歐洲燃起,這個人就是馬丁路德。

然而,改教運動是經過長期醞釀,直到各方面條件成熟,才發展出來的運動。當馬丁路德公佈「九十五條」時,由於當時印刷術剛發明不久,以拉丁文寫成的「九十五條」立即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付印,最後以無法置信的速度傳遍德國及西歐,幾乎停止了贖罪券的販售,而且正式拉起宗教改革運動的序幕。

 

 

  • 更正教 (Protestantism) 內部的宗派

路德宗:

改教運動時脫離天主教的教會與基督徒形成新的教會團體,與天主教及東正教並列為基督教的三大傳統 (註:在台灣基督教是指非天主教、非東正教的基督教會)。這派的基督教會因為抗議天主教會壓制宗教改革運動,因此被稱為 Protestant (抗議者),其所代表的教派就被稱為 Protestantism (中文的翻譯有多種:抗議宗、抗羅宗、更正教、新教等)。

改教運動初期,德國南部保持天主教 (雖然也有不少更正教);德國北部接受更正教(雖然也有不少天主教)。改教運動的另一位領袖慈運理去世後,他的跟從者(尤其是在德國南部的)有許多接受了路德的教導。挪威、瑞典、丹麥可以說全部接受路德的信仰。在其他國家亦然,因此,早期改教運動都屬於路德派。

 

重洗派:

改教運動爆發之初,出現一批極端份子。他們源自瑞士,瞬即蔓延到許多國家,而成為改教運動潮流中的一條支流。他們認為改教運動者在潔淨教會的工作上做得不夠徹底,也沒有把聖經的教訓完全應用出來,史稱「重洗派」(Anabaptists)。

 

改革宗:

西元1536年,另一位相當重要的改教家開始在日內瓦的改教工作,這位就是改革宗最重要的領袖加爾文(John Calvin)。加爾文於西元1509年七月十日出生於法國北部靠近巴黎的小鎮諾陽 (Noyon)。

加爾文是改教運動的第二代,已有前人為他奠下基礎 (如路德。布塞珥等),因此,他可以繼續前往,進入《基督教要義》《聖經》的註釋。他是一位偉大的解經家,就算三百年後,在聖經研究方面,加爾文的著作仍被列入第一流作品中。

 

 

  • 加爾文在日內瓦及國際的改教事工

1533 年加爾文在法國受到逼迫,開始逃亡的生涯。在逃亡期間,他把全本聖經真理作有系統的整理。於西元1536年春,出版了他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這本書是改教信仰最偉大的注釋書。在寫這本钜著時,加爾文才廿六歲。

當加爾文逃到日內瓦時,已經在當地推動改教運動的法惹勒 (Guillaume Farel),因事前已經先拜讀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所以慕名前來見他。他邀請加爾文一起在日內瓦推動改教,但為加爾文以其進修計畫為由堅持拒絕。最後,法惹勒用他銳利的眼光直瞪這個青年人,用如雷的聲音對他說:「假如教會在急需之時,你拒絕伸出援手,願神咒詛你的進修!」。加爾文聽到這些話,極其害怕,他好像聽見了神的聲音。最後,他不再掙扎,終於順服從了法惹勒的請求。

加爾文與法惹勒在日內瓦改教初期,遭受反對黨的敵對。他們二人不肯低頭,於是被政府驅逐出境。當時為西元1538年四月廿三日。1540 年該反對黨損害日內瓦的自主權被民眾推翻。於是,加爾文的友黨再獲政權,他被邀請回到日內瓦。自此,加爾文在這個自由、獨立、民主的日內瓦城推動改教事工,而且發揮出全球性的影響力。許多因更正教信仰遭受逼迫的難民潮,紛紛從從不同國家流入日內瓦;這些人成為加爾文最勇敢的支持者。

加爾文深深體會教育的重要,也從研經中清楚看見,各行各業的人士都需要認識神、榮耀神,因此積極推動信徒的教育。西元1559年,加爾文出版了《基督教要義》第三次修訂版 (最後一版) 內容是第一版的五倍。藉著日內瓦學院及其著作,加爾文的影響遠及義大利、匈牙利、波蘭及西德各地,發揮了超國際的影響力,成為唯一的國際改教運動者。

加爾文的標誌是「一隻手捧著一顆火熱的心」;他的座右銘是:「主啊,我心為你而獻,快速地!至誠地!」(Cor meum tibioffero Domine prompte et sincere) ;加爾文的一生,就是遵照這座右銘而活。西元1564年五月廿七日,加爾文鞠躬盡瘁而死,享年不到五十五歲。

 

 

  • 改革宗信仰的神學特色

加爾文神學思想的核心,就是對「恩典之約(Covenant of grace) 的強調。與路德的「因信稱義」神學思想比較起來,加爾文所看到的是一幅更全面的圖畫,就是上帝如何從創世記一開始就與人立下了救贖計劃的恩典之約,並且在人類歷史中按步就班地實現。
加爾文主義乃具備了以下幾大特點:

1. 忠於上帝的話語、上帝的啟示──聖經 (The Word of God)
2. 高舉上帝的主權 (The Sovereignty of God)
3. 強調上帝的聖約 (The Covenant of God)
4. 宣稱基督的普世王權 (The universal Lordship of Christ)
5. 正面肯定基督徒的文化使命(The Cultural Mandate of Christians)

 

 

  • 改革宗在歐洲及美洲的發展

法國胡格諾派 (Huguenots)

西元1536年,法國的改教運動早已因路德等人的著作贏得無數跟從者;等到加爾文定居日內瓦,並開始以法文,以法國人所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改教運動的理想之後,這運動才發揮效力。西元1559年五月,法國更正教教會在巴黎召開一次大會,議決採用加利亞信經 (Gallic Confession) 為信仰內容,並依加爾文提供的組織範本訂定全國性的幾個區,每個區內的各教會派牧師及長老聚在一起開會;即全國性大會,則由全國各教會派牧師及長老出席。歷史上將法國境內的改革宗信徒稱為「胡格諾派」(Huguenots)

 

荷蘭改革宗

在歐洲大陸,屬荷蘭的改革宗運動發展得最蓬勃。但是,許多荷蘭的改革宗信徒並非直接受教於加爾文的。而是逃離天主教逼迫的荷蘭更正教徒,在逃往德國之後,受到了因躲避宗教逼迫而逃過來的英國清教徒的影響,不久加爾文的追隨者在荷蘭便漸漸壯大起來,加上加爾文主義者對社會文化、政治等均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結果,加爾文的追隨者就漸漸地在政治舞臺上興起,以致不久後整個荷蘭就以加爾文主義為主導思想,也為荷蘭日後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基礎。

 

英國清教徒

在英國,於1555至1710年間,加爾文主義則以清教徒運動 (Puritan movement) 的形式展開。接受了加爾文教導的那些英國更正教徒,則定意要在英國完成改教運動的使命。「清教徒」這一名稱,是指對教會的清理,將教會中一切非來自聖經、而是繼承了天主教之經外傳統的一切遺傳,全部根除。這些英語世界的加爾文主義者,在英國國會的要求下,便召開了歷史性的西敏會議 (Westminster Assembly),用了4年的時間,把改革宗信仰的要義以信條的方式寫成,即所謂的《西敏標準》(Westminster Standards),其包含了著名的西敏信條西敏大要理問答西敏小要理問答西敏敬拜指南,成為影響後世歸正運動的主要文獻之一,其主導的影響力不僅限於信奉加爾文主義的長老會中,也涉及到其它宗派。

 

蘇格蘭長老會

宗教改革期間在德國所發生的大事傳到了蘇格蘭。一些年輕的蘇格蘭人開始前往威登堡訪問路德的大學;他們回去時,把路德信仰的種子撒在自己的國土上。,之後,在蘇格蘭加爾文的影響也漸漸超過了路德,這樣的轉變諾克斯 (John Knox)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西元1560年,蘇格蘭國會宣佈改變宗教;以更正教取代天主教而為國教;並採納大部份由諾克斯所寫的加爾文派信條。到西元1570年,蘇格蘭長老教會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

 

美國清教徒

十七世紀,英國的清教徒因英皇的干預,無法順利進行改革運動。於是,許多信徒就決定漂洋過海,到美洲新大陸另起家園,重新建立起一個以聖經為本的教會和社會團體。

他們到了美國的東北部,把那個地方命名為新英格蘭 (New England),立志建立一個以聖經為本的社會和教會的典範。在這段時間裏,這一群加爾文主義者對「聖約」指導下的教會、家庭、社會、政治等所提供的知識遺產,對美國後來的憲政、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今天美國許多的政、教理念和傳統,都可追溯到當年新英格蘭地區的清教徒所作出的貢獻。

 

 

  • 改革宗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的「改革宗長老會教會」是由美國改革宗教會 (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美國信正長老會 (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韓國長老會(Korea Presbyterian Church) 在二次大戰後傳到台灣。因有「改革宗」和「長老會」兩種不同的差會背景,故起名為『改革宗長老會教會』。常常會被許多人誤會,認為「改革宗長老會教會」是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分出來,並且嘗試要做一些改革。台灣南部的長老會是英國長老會的馬雅各醫生於 1865年首先傳到台南及高雄。而北部台灣長老會是北美加拿大長老會的馬偕牧師於 1872年首先傳到淡水。而「改革宗長老會教會」並非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分出來的。在信仰告白和行政這兩方面,改革宗長老會教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都是出於加爾文的改革宗思想。

 


本文教會歷史部分取材自《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作者:祁伯爾 (B.K.Kuiper)

《回顧加爾文主義於二十世紀的發展動態》,作者:林慈信與Virginia Yip、改革宗長老會新竹教會網站